首页

女王美足调教

时间:2025-05-25 14:00:00 作者:海外华文媒体人黄河寻麦香 共话运城乡村振兴 浏览量:40414

  中新网运城5月23日电 (李庭耀 杨佩佩)23日,正值麦浪滚滚的夏收时节,“侨媒连五洲·黄河寻麦香——共话运城乡村振兴”海外华文媒体进运城活动启动。来自美国、加拿大、法国、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山西运城,以期向海内外展示运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与成果。

23日,“侨媒连五洲·黄河寻麦香——共话运城乡村振兴”海外华文媒体进运城活动启动。 武俊杰 摄

  当日,山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书记、主席王进仁宣布活动启动,并为媒体采风团授旗。运城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书记、主席张胜涛主持启动仪式。

图为媒体采风团代表、中国新闻社山西分社记者杨杰英接旗。 武俊杰 摄

  中共运城市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何伟表示,希望海外华文媒体梳理运城市乡村振兴发展历程,挖掘乡村产业发展特色,弘扬乡村振兴奋斗精神,瞻望乡村建设美好未来,努力让有温度、有深度的河东故事与世界“共情共振”,让全球华侨华人更加全面了解运城,拥抱运城。

  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苏丽红介绍,运城是山西省的农业大市,该市粮食总产量58亿斤,其中小麦占到全省的56%,169种水果出口美国、俄罗斯等76个国家和地区,是山西省名副其实的“粮屯子”“果盘子”和“菜篮子”。

  中新社山西分社社长高小奇表示,运城是生机勃勃的振兴之地,农文旅融合发展,让这里的乡村焕发别样魅力。如今,这里的瓜果、蔬菜和特产地理标志产品走向世界餐桌,好景、好物、好生活,受到来自世界游客的追捧。希望创作更多沾泥土、有温度的新闻作品,为运城的乡村振兴凝心聚力。

来自美国、加拿大、法国、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山西运城,以期向海内外展示运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与成果。 武俊杰 摄

 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、爱尔兰《华人报》社长周瑞琮表示,运城不仅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,也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。海外华文媒体是中国与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,在此次活动中也将坚守这一初心,运用新技术、新表达、新传播,展现运城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蓬勃姿态和盎然生机。

  作为农业大市,运城小麦种植历史悠久,形成了厚重的小麦文化。为配合此次活动,当地举办了第五个运城小麦文化节“麦浪千重韵 丹青庆丰年”主题农民画原创作品比赛活动,通过民间艺术家的画笔,以独特的视角和绚丽的色彩,描绘运城农业的新气象、乡村的新风貌、农民的新生活。

  “侨媒连五洲·黄河寻麦香——共话运城乡村振兴”海外华文媒体进运城活动由山西省归国华侨联合会、中共运城市委、中共运城市委统战部指导,运城市归国华侨联合会、运城市农业农村局主办,中新社(北京)国际传播集团山西分公司承办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巩固机械工业向好势头

五年来,合作机制先后在中国、哈萨克斯坦、阿尔及利亚和格鲁吉亚举办了四届论坛,共吸引了来自80多个国家(地区)的财政部长、税务局长(代表),16个国际组织的高级官员以及业界和学界代表参与,累计发布20项成果,展现了参与各方的智慧与力量。今年9月,第五届“一带一路”税收征管合作论坛将在中国香港举办。

(第七届进博会)化妆品如何监管?中国官方:既包容又谨慎

“感谢咪咕提供的这次机会,感觉他们的节目效果以及整体流程设计规格很高,在前期预热环节中发力很充分。”当看到以咪咕为首的诸多媒体对电竞事业关注度日渐提升,张大仙颇为欣慰。

苏里南总统单多吉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

本次大会旨在通过“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”等主旨演讲、大熊猫文化交流合作对话,共同探寻全球熊猫伙伴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的科学路径。大会期间,来自世界各地的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专家、驻华使领馆官员、关爱大熊猫人士和绿色发展实践企业等多领域的熊猫伙伴,共同奔赴大熊猫故乡,共论绿色发展新探索,共倡生态文明新未来。

青海海西:邀八方客赴“冰雪之约”

上海市商务委主任朱民介绍了《关于进一步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》,推出7条促进首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举措,包括:打响“首发上海”品牌,于每年3月至5月,集中打造“首发上海·FIRST in Shanghai”新品首发季活动;支持具有引领性的国内外品牌在沪开设高能级首店;支持在沪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市场引领性的首发首秀首展活动;构建首发经济专业服务生态圈;优化首发活动报批报备管理;提供进口首发新品通关便利;鼓励各区出台支持措施等。

【百万庄小课堂】“续命神器”致喉炎?警惕咽喉里的“不速之客”

除此之外,神池县利用电商直播,为当地特色农产品“代言”。神池县乡村e镇运营经理易波说,随着神池月饼知名度的提升,直播间人气也持续攀升,进一步带动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。

相关资讯
科特迪瓦发生严重交通事故 已致20死11伤

国际上绿色低碳修复划分为萌芽和早期发展(2006年之前)、快速发展(2007-2012年)和成熟发展(2013年至今)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,从2000年左右逐步进入土壤污染绿色可持续修复(Green and Sustainable Remediation)时期,从传统基于质量标准修复和基于风险评估的修复管控策略,向综合考虑修复管控全过程环境、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可持续策略转变。研究机构和公益组织在决策中考虑环境足迹和碳足迹等影响,并探索研究绿色可持续修复的评估工具和方法。第二阶段,绿色可持续修复理念已得到广泛认同,相关评估工具方法和标准规范等得到充分发展。第三阶段,进入灵活实践和创新阶段,从理念逐步融入具体的修复技术、专业设备、风险管控、修复材料、组织管理等方面,也从修复工程向土地利用规划、土地开发区划、生态景观设计等领域进行了拓展。2020年以后,绿色可持续修复相关评估体系和实践应用基本成熟,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需求日益迫切,土壤污染治理逐步进入可持续韧性修复(Sustainable Resilient Remediation)时期,将碳排放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纳入了评价体系。目前发达国家环境修复已进入生态、低碳、韧性的绿色可持续新时代。

热门资讯